企業名稱:內蒙古正能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戰略合作電話:0477--8963561
產品銷售電話:0477-3856111 15647735888
伊金霍洛旗辦事處電話:0477--8963561
郵箱:znjt_2011@163.com
地址: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匯能煤電煤化工園區
網址:www.pbyj83.cn
從大能源的角度,肯定離不開煤炭,不管外界聲音如何,三四十年內煤炭的作用不可替代。從煤炭行業來說,我們不做“怨婦”,我們理直氣壯。
2018—2019年采暖季總算“平靜”的過去了,可能大家對上一采暖季“跑步取暖”的極端場面還歷歷在目。據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煤炭的消費總量比最嚴厲的“一刀切去煤化”的上年同期凈增了1.6億t,雖然拼盡蠻力經過2個采暖季跨3個年度的“煤改氣”、“煤改電”和嚴格的限煤措施,這個采暖季民用散煤消費總量實際削減只有1600萬t左右,在我國整個煤炭消費總量里差不多只是“毛毛雨”。據調研了解,上一采暖季已經完成“煤改氣”、“煤改電”的偏遠中小城鎮和農村地區用戶,這個采暖季又“返煤取暖”現象比較普遍,正因為“宜煤則煤”的政策調整,煤炭兜底作用開始顯現,這個變化也在提示我們要實事求是,要科學發展。才使得這個冬季取暖民怨沒有沸騰、霧霾也得到了較好的控制。如果沒有這四個字,大家可以想象2018-2019年采暖季會不會這么安靜?
說到中國的能源,現階段的肯定離不開煤炭,不管外界聲音如何,三四十年內煤炭的作用不可替代。從煤炭行業來說,我們不做“怨婦”,我們理直氣壯。高喊“去煤化”、“棄煤化”、“減量替代”,甚至馬上要“革煤炭的命”,都不是實事求是的做法。
反觀被寄予厚望的“清潔能源-天然氣”。天然氣本身的優勢毋容置疑,NOx排放量大的問題暫且不提。但是這些希望的基礎必須是建立在有足夠的天然氣保障供應的大前提下,氣源是“剛需”,打不著火就要吃生食,就要“跑步取暖”。2017年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總量2373億m3;2018年2766億m3,比2017年凈增393億m3,按照折標算,僅相當于增加了5300萬t商品煤,可是投入的人力、財力以及消費者付出的成本,遠遠超出3倍的概念。
能源革命是人類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大趨勢和新要求,我國能源轉型發展和能源消費結構調整要抓緊推進,我們都期待高碳化石能源能早日被替換和淘汰,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國人口這么多、經濟總量這么大,而且尚處于發展中,能源消費是“剛需”,必須實事求是、多策并舉、穩步推進,不宜操之過急。污染治理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要指望立竿見影、期待快刀斬亂麻,不接地氣的政策措施很難持續。
針對民用煤清潔利用的障礙與機制我想提三點建議::
一是由于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資源稟賦條件的限制,中短期內國民經濟、民生能源繞不開煤炭,也離不了煤炭。只有在循序漸進穩步推進清潔能源替代的同時,加大、加強、加快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這才是真正務實的辦法。不能輕視,更不能扼殺,絕對不能一刀切。“革煤炭的命”為時尚早,這已經不是我一個人的看法,這是社會在冷靜、沉思后的普遍看法,大家都認為煤改氣煤改電過于冒進,是要吃苦頭的。
根據最新的資料,我國已探明的能源礦產資源總量中,煤炭占比已經高達97%以上,石油、天然氣探明資源量占比在進一步下降。2018年我國天然氣自產1 610億m3,進口1254億m3,表觀天然氣消費總量2 766億m3。看起來數字很大,容易造成誤解。按照天然氣最理想的熱效率計算,事實上2018年自產的1610億m3天然氣僅相當于2億t不到的商品煤的總能效,全年消費的2766億m3天然氣只相當于3.75億t商品煤的總能效而已,還不到全國煤炭消費總量的10%。但是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已經上升到45%,其增長率大有追趕石油對外依存度70%之勢。我國天然氣的進口來自哪里?最近的管道天然氣來自中亞、南亞、西亞和俄羅斯,管輸距離動輒5000~6000km;進口的LNG大量來自北極、澳洲、南北美州,都在10000 km以上,LNG運輸船跑一趟也得一二個月。把我國如此巨大體量的能源需求全部依托在國外進口上,其保障是何其脆弱、其政治、經濟、外交、軍事和消費成本是何其高昂。
電用起來非常方便,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但應穩步推進。現在政府提出三年行動計劃,一上來就是招標采購要求三年內80%煤改電,那是不可能實現的,直熱式煤改電采暖能效只有百分之二十幾,除了空氣源熱泵、水源熱泵這類設備能效高一些。我們現在用的電70%以上還是燃煤發電,電是煤轉換的,所以一些政府在做政策規劃的時候有個誤解,就認為電是干凈的,下很大的決心代煤,實際上是不了解。我們的電將來一旦施行碳稅了以后,你用一度電需要燒多少煤呢?這有一套算法,并不是說煤改電就清潔了。所以為什么要宜呢?這個宜字是需要大家非常認真的去理解和思考它的含義。
立足我國自有的資源才是最靠譜、最踏實的選項,煤炭沒有必要去強調曾經的輝煌和貢獻,也沒有必要尋求同情和憐憫。只有把我國豐富的煤炭資源管好、用好,發揮好資源優勢,揚長避短、趨利避害才是明智的選擇和長遠可持續的辦法。
二、我國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門類很多,發展很快,效果十分顯著。但是發展的還很不夠,還要繼續努力,迫切需要全社會的理解和支持,特別是管理部門要給予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改進、發展、提高的機會和時間、空間上的支持。
燃煤污染問題客觀存在,造成燃煤嚴重污染的根源,是由于流通和環保監管不力、用戶放任、消費者任性的共同作用引起的。我國燃煤數量巨大,燃煤設備大多原始落后,煙氣排放無人過問,散煤摻雜使假成風,家家燒煤、遍地冒煙到了泛濫的程度。優質的好煤、好的燃燒技術和設備得不到推廣使用。一到“霧霾”來了、PM爆表了,政府管理的手段就是行政命令,要求馬上立竿見影,病急亂投醫,動不動來個“一刀切”。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漠視日常的煤炭清潔利用工作,出了問題把責任一股腦兒全部怪罪在“煤炭”頭上是不講道理的。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散煤的清潔利用方面。
2018年我國原煤入選率達71.8%,入選總量超過26億t。我國的選煤技術、選煤工藝、大型裝備都達到世界最先進水平,只要市場需要,用戶提出煤質要求,都可以進行定制化生產。全國2/3以上的商品煤都是在出廠前就按照品種質量分選好的,怎么一到市場上就劣質煤泛濫,連我們從事全國選煤工作的同志都一頭霧水,值得市場流通監管系統深思。 民用散煤污染是大家都覺得最頭疼的部分,其實已有很好的改進措施,就是“好煤配好爐”方案。因為民用散煤總量并不是很大,環境能容納,不要過度聽信“民用散煤排放比燃煤電廠污染物排放高10倍”這樣聳人聽聞的言論,只拿排放強度比、不拿排放總量對比是不客觀的,包括宣傳PM2.5有如毒氣一般、碳排放如洪水猛獸等,惡意夸大渲染,容易誤導決策。幾種典型煤基燃料與典型民用新型爐具燃燒排放對比見下表。
幾種典型煤基燃料與典型民用新型爐具燃燒排放對比
這里我想提出如下看法:
一是現行的《高污染燃料目錄》存在瑕疵,實施燃煤超低排放了還是“高污染燃料”嗎?應該是《需要嚴格控制污染的燃料目錄》才對,該政策存在定位不準、導向偏差、唯成分論,管理的著力點應該放在控制煙氣排放上。
二是“禁燃區劃分”政策應當科學細化。“2+26”城市大氣污染防控被擴大成“2+26”個行政區域“禁煤”,各個行政區內都有大量的偏遠山區和經濟欠發達鄉鎮村落,應當更科學、更細化,否則只能是弄虛作假,最后又不了了之。
三是“限煤”政策,引起不少地方發改委(局)、環境管理等部門生硬應對,泥沙俱下,拒絕一切“涉煤燃料”清潔高效利用項目,嚴重挫傷開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研發示范和推廣應用的積極性。人為加重“缺能”、“缺氣”、“缺電”問題,影響地方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議有關部門把煤基清潔化燃料產品暫不計入當地耗煤考核總量指標,減輕地方管理部門的心理壓力。
三、我們有決心、有信心,也有技術可能性,在不遠的將來徹底解決煤炭的清潔利用問題,走出一條中國獨創、具有中國特色的煤基能源清潔發展道路,而且是事半功倍,不受制于人的發展道路。
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東西南北氣候差異大,經濟發展也不平衡。但是能源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基礎條件,是“剛需”。未來二三十年內我國的基礎能源還只能靠煤炭。雖然我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工作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還不盡如人意,加大、加強、加快煤炭清潔化利用技術研發是我國的國情,是現實的辦法。全社會所有燃煤用戶、耗能用戶都要行動起來,共同努力。
目前,各種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和裝備在不斷涌現,都有較好的節能、提效、減排效果,一些更新型、更先進的技術都在不斷露出“苗頭”,只要政策給予一定時限的“發展空間”和資金、人力物力的支持,集中力量辦大事,相信依靠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術人員的聰明才智,一定能夠最終解決好我國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包括碳排放問題。就民用清潔煤基燃料和高效爐具而言,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和新型爐具的推廣應用力度,轉變發展理念,主動作為,主動停止生產和淘汰老舊低效高排放爐具;要在尊重知識產權的基礎上,大膽引進新技術,盡快全面提升我國民用煤基清潔化燃料和新型高效低排放爐具的技術水平。
來源:煤炭加工與綜合利用
123456
0477-3856111